民國46年地質學者林朝棨勘查後定名為十三行遺址
後經考古學者石璋如、臧振華、劉益 昌等人陸續發掘出極具代表性之文物及墓葬遺物等
‧為距今1800年至500年前臺灣史前鐵器時代之代表文化,其人種可能與平埔族凱達格蘭族有關
‧出品重要文物為陶器、鐵器、煉鐵爐、墓葬品及與外族之交易品等,其代表性 文物為人面陶罐等
民國78年至81年間,因八里污水廠將興建於遺址上,引起各方注意,形成搶救遺址熱潮
‧民國81年文建會邀集相關部會,確立遺址保留面積為3136.9平方公尺,其餘遺址面積則為污水廠所覆蓋
‧民國84年,中央各部會決議於污水廠撥地成立「十三行遺址文物陳列館」,由中央及臺北縣分別編列預算興建
‧民國87年,更名為「十三行博物館」,正式興建
以上取自網路~
建築佔地約1.2公頃,館內面積約2000坪
建築的原始構想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
全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,架構成完整的概念
分別表達山與海、過去與現在的意象,並以真實透心的材質
如清水混凝土、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,構築成完整的理念
2012.5.9-7.29墨西哥傳統面具特展
面具生動~
2012.6.29-7.29薩爾瓦多畫家Nicolas Shi特展
立體中帶點藝術
說明十三行人的生活
展區中強調的是資訊的傳遞
讓有興趣深入探究的觀眾,得以在本區中自我探索
有興趣的朋友不訪親自走一趟吧~
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
地址:新北市249八里區博物館路200號
服務電話:02-2619-1313
http://www.sshm.tpc.gov.tw/html/sshm/main.jsp